四川省將從減貧成效、扶貧資金、精準識別、精準幫扶4個方面,對21市(州)和四大片區88個貧困縣黨委、政府領導班子及主要負責同志進行考核。近日,《四川省市(州)、貧困縣黨委和政府脫貧攻堅工作年度考核辦法》出臺,對相關黨委和政府脫貧攻堅工作年度考核提出量化標準。(9月23日人民網)
脫貧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既關系到全面小康目標的如期實現,也直接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息息相關。幫助貧困人口逐漸增收致富,越過貧困的“標尺”,也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奮斗目標,影響到群眾獲得感指數。然而,有些基層在脫貧中玩“假把式”,弄虛作假搞“數字脫貧”,甚至套取挪用扶貧資金,欺上瞞下敷衍應對,應該及時令其剎車。
扶貧工作得真刀真槍地干,否則效果就會大打折扣?!端拇ㄊ∈校ㄖ荩?、貧困縣黨委和政府脫貧攻堅工作年度考核辦法》的出臺,再為地方黨委政府和廣大扶貧干部打下“強心針”、“預防針”。一方面,扶貧責任必須扛在肩上,與年終考核掛鉤,不能講半點價錢;另一方面,扶貧必須盡責盡力動真格,讓群眾“脫真貧”,使群眾真滿意。
近年來,落實扶貧工作的機制政策出臺了許多,為何四川還在對基層進一步施壓,顯然不是空穴來風。據今年2月至4月,審計署對四川等17個省份2013年至2015年財政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審計中發現,基層扶貧資金監管比較薄弱,1.38億元被騙取套取或違規使用。
顯然,作為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,四川省在脫貧的工作上確實做得不夠好,已經出現了相當嚴重的問題。扶貧資金被大量套取,需要扶持的項目該怎么辦,需要異地搬遷的群眾又該怎么辦,需要幫扶的產業又該怎么辦?加強管理,尤其是要抓住地方黨委政府“一把手”這個關鍵少數,是解決問題的關鍵。
對扶貧成效將引入第三方考核,有利于杜絕地方政府既當運動員,又當裁判員的局面,防止“數字脫貧”的虛假行為產生,但這些還遠遠不夠。抓住重點,落實責任,嚴肅問責,才是確保扶貧工作向前推進的最大保障。(來源:瓷都信息港)